季羡林

  季羡林(1911.8.2—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是中国著名的东方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季羡林学贯中西,堪称著作等身。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我就是济南人,清平之外,济南就是我的故乡,我始终把济南作为一个故乡来回忆。 ”季羡林先生在1917年6岁的时候,从山东临清移居到济南,一直住到1930年,在济南居住过长达13年的时间。

  关于读书,他有过以下论述。

  我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季羡林《读书有用》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