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等。南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尊称为朱子,是继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幼年时很聪明,五岁即读《孝经》。他一生读的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丰富的实践使他总结出读书方法“二十四字诀”,共从六个方面概括了他的读书经验: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著紧用力、须教有疑。

  《文集·答陈师德》记载朱熹谈其读书经验时曾指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东,亦奚益于学哉”。这是教诲人们,读书既要循序渐进,又要从不间断,专心于一;经过潜心玩味,体察其理,方为善学。

  《文集·答吕子约》记载朱熹强调读书“务广而不求精”是一病忌;泛观泛从,贪多而不化,不是读书的好方法。他比喻说:“所读书太多,如人大病在床,而众医杂进,百药交下,决无见效之理。”有效的方法应是:“只且立下一个简易或常的课程,日日依此积累工夫”,知序而进,熟读精思,勤奋刻苦,方是为学之真功夫。
    朱熹十八岁即中进士,但一生为官不过十四年,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讲学。朱熹在江西庐山创立的“白鹿洞书院”,是世界最早的哲学研究院之一,培养了大批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