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泉鉴赏 ------
------ 名泉动态 ------
------ 名泉图库 ------
------ 名泉视频 ------

洪范池泉群


  
  洪范池泉群,位于平阴县西南部的洪范池乡狼溪河中、上游右侧,分布面积约9平方公里。主要泉池有洪范池、书院泉、丁泉、白雁泉、扈泉、拔箭泉、日月泉等10余处。因该区位于泰山穹窿的西翼,隶属鲁西系外旋层,上承较大面积的裸露灰岩,经长期的补给径流溶蚀和侵蚀切割,使岩溶含水层裸露成泉,故该泉组比较分散,多分布于沟谷或沟坡上,一般为下降泉。其泉群水涌量约400万立方米/年,约占该县泉水总量的四分之三。

  洪范池  在洪范池乡政府驻地洪范村南端院内,村以泉得名。“洪范”一名来自《尚书·洪范》篇,取天地大法之意。洪范池又名“龙池”。据池前清道光十八年《重修洪范池碑记》载:“金完颜时,村人因祷雨辄应,建龙祠于池北,故又号龙池。”此处地势奇特,四周重峦叠嶂,沟壑相连,中间有一高地,洪范村及泉即处于高地之上。泉池高出附近地面数尺,四季长流,水势均衡,不因旱涝而消长,不显趵突之状,水面平东流泉(1996年)稳如镜。70年代中期实测泉水涌量1000立方米/日左右。泉池呈四方形,以青石砌就,边长7米,深6米余。池水澄澈清莹,恒温17℃。池内锦鱼戏游,将硬币掷其中,可漂浮多时,形成“洪范浮金”的景观,古时被列为东阿八景之一(洪范池曾地属东阿县)。池岸围以石栏,栏柱上方雕刻着蹲狮。栏外为回台,供游人于上观泉。泉池南侧外壁上,镌行书“龙池”二字,为清代贡生秦维翰书丹。字下有一青石雕刻的龙头,从池壁探出,水从龙嘴中涌出,喷珠泄玉,跌进一2米见方的石砌水池中。水池两侧,各有石狮半蹲。西侧立清康熙十年杨士元诗刻。泉水绕匝池一周,流出小院,注入高地下的狼溪河。池北虹桥卧波,桥北为“龙祠”,金末尚书右丞、行山东省事、东平路兵马都总管侯挚创建。龙祠坐北朝南,硬山起脊,棕红柱,小青瓦,卷棚式抱厦,饰以吻兽。祠前两侧,各有距今850多年的金代古柏一株,东名“珍珠翠”,西名“龙柏”,虬盘鳞结,枝叶繁茂。洪范池水质优良,含有锶、锂、锗、偏硅酸等2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仅可以饮用,而且能灌溉良田数百亩。着称于世的“阿胶”,也用此水浸皮熬制而成。1992年9月,“济南龙泉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成立,对洪范池处的矿泉水进行开发。

  墨 池  在洪范池西北侧5米处。池呈方形,边长4米,深约2米,池底和池壁长满水藻。池水清澈,四季不涸,在满池翠藻相映下,色如墨绿,故名。

  东流泉  在洪范池乡书院村,西北距洪范池1公里许。元初,此处为东平路总管严实的别墅。明朝,中丞刘隅曾在此建书院,所以这泉又名“书院泉”。泉水自村东天池山脚下的岩石缝中流出,注入边长约8米的石砌方池,池中水藻摇曳。该泉常年涌流,水势颇佳,是洪范池泉群中涌水量最大的一泉,1975年实测涌水量达8373立方米/日。池水从池南壁的石雕龙头口中跌落至一方形小池,再流入半圆形水池,尔后顺小溪,盘村绕户,穿林润木。溪中鹅鸭戏游,岸边村民浣衣洗菜蔬,景色极佳。昔日,泉北侧有“洪福寺”,相传系唐代洛阳白马寺高僧清真、悟明、蕙僧、圆僧创建。现仅存遗址及明朝万历年间《东流泉》诗碑两通。天池山腰石壁上雕有佛像四尊,与人等高。据当地人讲,这四尊佛像为创建洪福寺四位高僧的化身,他们整治了泉池,修建了河道,为村民造福,所以圆寂后,村民造像,以作纪念。

  天池泉  在书院村东北侧天池山巅,山因泉得名。泉水从石隙中流出,蜿蜒七八米,注入一天然小池,池中绿藻浮动。泉东侧有柏林相映,水色呈碧。又据山上牧羊人讲:“山上牛羊,每日百余只,皆饮这泉池里的水,从不干涸。”站在这里,极目西眺,群山叠翠,汇泉白雁泉(1997年3月)湖、狼溪河波光粼粼,景色殊佳。

  扈 泉  北距洪范池约1公里,在书院村迤南扈山坳,泉西为张海村。因北临古扈城遗址而得名。扈山坳在云翠山山阴,峭壁陡立。山坳西壁下端,天然溶洞幽深莫测。扈泉便从这洞中涌出。平时细水长流;盛水时期,经过小石潭,跌下山谷,形成瀑布。触岩抵石,声传数里。岩壁悬有古柏,石隙挤出青条。古人将此处景物称作“扈泉涌碧”,列为东阿八景之一。如今南壁悬崖上,仍镌刻着明代大学士于慎行书写的“扈泉涌碧”四个朱红大字。

  墨池泉  在扈泉西北百余米处。泉池为边长7米的石砌方池,甚深,水色如墨,故名。池水常年不涸,日有潮汐,堪称奇观。

  日月泉  北距扈泉1公里左右,在云翠山顶,元代“南天观”遗址处。遗址北侧有“回阳洞”,又称“长春洞”。洞口朝北,洞内南壁下有一清泉,涓涓细流,跌进一圆形和一半圆形池中,如同日月形状,故名“日月泉”。泉水甘冽,常年不涸。昔日观内道士,即于此泉汲水烹茶为炊。这里尚有百年高龄的杏树、大果榆等。苍松翠柏,影接荫连。观内玉皇阁、蓬莱阁、凭虚阁、长春阁等建筑尚存。

  天乳泉  位于平阴县境南界,在境内最高山大寨山上。山顶两岩对峙,中间有石梁相连,称“天门观”。北岩的侧面,有巨石探出,似乳形,石面中部凹进,内有山水渗入,滴滴下坠,故名“天乳泉”。

  拔箭泉  在白雁泉村东首高地上。相传刘秀喝过白雁泉的水后,发现不远的地方也有白雁,于是便张弓射去。雁未射中,受惊飞走,箭却插在地上。军士将箭拔起,随箭涌出一眼清泉,故名“拔箭泉”。此泉水势较好,常年不涸,泉涌量与白雁泉相埒。泉池颇大,呈正方形,边长19米,深3米,石砌。池中砌一南北向石墙,将池一分为二,东池狭长而水深,西池面阔而水浅。池南壁分别留有溢水口,盛水季节,泉水经此泻出,沿河渠流进村内和田间,兴灌溉之利。

  白雁泉  在洪范池乡白雁泉村中,村以泉得名。村北为龙头山,泉即在山之南坡。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当年带兵路过这里,天气炎热,士兵干渴难忍,四处寻水,忽见一群白雁,从天上降落。刘秀断定,雁落处必定有泉,便令军士前去打探,果然应验。人们便将此泉称为“白雁泉”。泉水颇佳,四季涌流,泉涌量850立方米/日左右,村民皆取此水饮用。泉池由重块石砌岸,水呈碧绿,深不见底。水自池南壁石雕龙头口中泻入一方形小池,尔后流入水渠,灌溉农田。

  丁 泉  在洪范池乡丁泉村东首,平顶山西脚下。又名“丁兰泉”。相传此处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丁兰故里,故而得名。泉池长约9米,宽约5米,深3.5米,以青石砌垒。池西偏北侧又有蓄水小池,水经大池西侧石雕龙头口中跌入,常年不断,泉涌量约1400立方米/日。临池,昔日建有庙宇,现仅存遗迹。大池池岸四周,围以0.8米高的石栏。石栏北侧立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修丁泉池碑记》碑,碑载:此池不知浚自何代,元至正年间已重修。1958年为兴水利,民办公助,对泉池又进行改建,并勒《改建丁泉水池碑记》石刻,立于石栏西侧。池水深三四米,极为澄明,池底绿藻清晰可见。该泉水势很好,久旱不涸,可供全村人饮用、洗浣。盛水季节,泉水从池西壁溢水口泄下,浪花四溅,沿街旁小河,穿村越壑,注入狼溪河。


济南市图书馆 版权所有 ‖ 济南市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