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骨气的中国

人民网 2015年7月7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首《春望》,道尽忧国伤时的凄苦与哀思,诗人杜甫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家国一体的观念,视国为大家、家为小家,家与国休戚与共、息息相关,一代代承续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壮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

  然而,国之不存,何以为家?

  今天,在“七七事变”78周年之际,我们重读这些在血与火中淬炼的抗战家书、曾被淡忘的家书,是为了提示未来的永不忘却。它们中有热血男儿从沙场写给亲人的绝笔,有严父慈母对子女的嘱托,有兄弟之间的同心同德,有恋人之间的款款深情。一封封泛黄书信,一段段内心独白,字字句句、点点滴滴,写满了生死、思念、亲情、友情,写满了战争的暴虐、生命的宝贵以及民族的尊严。它们是风雨飘摇中的舍生取义、惊天动地,是历史洪流中不该被忘却的吼声——

  “我政府早具决心,抗战到底,不问境遇如何,决不作城下之盟。在我们当此国难,身为军人,只好本政府之策略,继续不断努力杀敌,来尽匹夫之责。”

  “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

  “‘抗战’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她正在产生新的中国、新的民族、新的人民。我们要在战争环境中受到锻炼,我们要在敌人的炮火下壮大起来。抗战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八年抗战,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可以说,有多少封抗战家书,就有多少个哀伤的黑夜,多少个破碎的家庭,多少个伟大的生命。还有,比之更多的音信杳然、暗夜长别。

  这些被小心翼翼保存的家书,字里行间有悲慨有不舍,却没有一丝绝望和放弃。在那个流离失所、血雨腥风的年代,人人都梦想着要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安定的国。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无法逃离那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20世纪,却用“位卑未敢忘忧国”诠释了最有骨气的中国。

  千百年来,历史典籍总是写满了“大人物”的名字。除了抗日名将,抗战家书的作者更多是史书收录不下的“小人物”。当我们重读这些抗战家书的时候,更要感谢那些对流落在民间、收藏在海内外纪念馆的抗战家书进行搜集整理的有识之士,是他们让冰冷宏大的二战史有了更多温情与温度,也让“全民抗战”的历史意义更鲜明生动地浮现出来。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应忘记,20世纪的风暴曾吹得中华大地满目疮痍。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一次次被打断,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一次次顽强地战胜艰难险阻、重新整装出发。

  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戮力前行的我们,更不应忘记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那个最有骨气的中国。国要盛,家要强。汲取历史的教训,记取民族的苦难,一刻不停地与遗忘做抗争,才可能避免昨日的悲剧重演。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07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