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务本,知外务通——读《劝学篇》

(清)张之洞/著;陈山榜/评注

 【查看馆藏

 

  《劝学篇》一书于1898年由清代文襄公张之洞著作完成,并由美国传教士译为英文。全书共计二十四篇,其中内篇九篇,外篇十五篇,涉及中外教育、伦理、制度、社会、新闻、军事、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等诸多方面,著作此书,正是基于当时内外交困的社会现实,冀望厘清各种文化的交错影响,正人心,开风气,图富强。光绪二十六年皇帝上谕,由军机处将《劝学篇》颁发各省学习。

  诚如文襄公所言,世事的变化,人才的盛衰,其外在表现是社会的现实,而内在根本是教育的发展。本书中,文襄公谈及最多的就是教育。古今中外,教育从来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面对国家现状,面对国外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冲击与影响,是固守旧学一成不变,还是全面向西,抛弃旧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对此,文襄公在制度层面与具体举措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案。在制度上,改革科举制,改革学制,形成“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模式,以四书五经为根本的“旧学”和地理、化学、算学等为基础知识的“西学”为学习内容,提出对于矿产学、军事学等应用科学要尽快掌握并尽快运用于实践之中,要翻译外文书籍,加紧吸收,尤其可向文化相近的“东洋”学习的教育导向,提高对外学习的速度,力主各地开办学校,培养人才,造福桑梓;在具体层面上,对“小学”,以中国四书五经、古代历史等旧有知识体系下的学习为主。对“中学”,在旧学的基础上加入西方地理、物理、化学、算学等基础知识,并从整体上加深旧学与西学的知识内涵。对“大学”,从个人角度可以选择加深旧学或者研究西学,重在各领域、各角度的广博和深入研究。同时对“小学、中学”的旧学教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这一阶段注重掌握基础知识而不是去深入考究学术性问题。无论旧学还是西学,教育的根本是“旧学”,学习的根基是“旧学”,“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向前一步可以为“大学”打下基础,即使走向社会也已经具备基本知识和基本价值判断,从而真正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全书从整体上通过对教育学制和具体方案的详尽论述,由此形成了“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主张,中西结合,各有兼顾的教育思想。当然,这一主张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但这种渐进式的探索不仅难能可贵,而且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

  《劝学篇》的另一鲜明特色在于,本书不是一味赞扬国外文化、技术的优异与完美,更不是完全排斥甚至恐惧国外文化、技术的冲击与影响,而是真正坦然面对和分析国外文化、技术,思考这对于我们向前发展和现有的被动局面起到了何种作用,施加了何种影响,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应对解决。在《劝学篇》的二十四篇中,《外篇》占用了十五篇的篇幅,将国外教育、制度、新闻业、农工商业、军事、矿业、交通业等逐一介绍,考察、发现他们的优势,思考他们存在的与我们具体社会环境的不相适应之处,根据这些情形找到并发现我们要亟待解决的如工业、交通业、军事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改变以前别人知我,我不知别人的被动局面。与其被动改变不如主动学习、发展。学习技术只是一种起初的办法,要根本解决整体落后的现状还是要把这些先进的技术、知识能够为我们自己所用,转变为求强求富的不竭动力。这当然一方面还是要回归到教育的培养,不仅加强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体培养,更要着重加快对现有应用技术的学习步伐,加紧培养人才,打破国外的垄断与欺骗,以期各现代行业相应建立,各现有技术加速追赶,摆脱落后局面,进而带动社会整体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向国外的全面学习,依然坚持保守、谨慎态度,不触及“旧学”的根本思想,倡导“经世致用”,人人走向社会而不是躲在书斋之中,使每个人理解并自发学习和感知先进技术、知识的优势,实现全社会“学习”,整体“学习”的真正目的。

  文襄公曾说,只知外国而不知中国,可以说丢掉了一个人的根本,只知中国而不知外国,和一个盲人、一个聋人没什么区别。不可否认,《劝学篇》中仍存在着固有的历史局限性与封闭性,依然存在着一些历史的落后甚至倒退的观念,但他忠心为国,用心良苦,坚守着自己的内心和价值观念,洋洋数言,字字赤诚,放眼世界,冷静观察。正是文襄公和像文襄公一样的有识之士们用他们个体的行动,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犹如精神世界中的耀眼明星,照耀着这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行。 

  作者:杜仲甫

  推荐图书:《劝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