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大命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社会进步的趋势,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不仅要创造出比以往任何社会形态都更为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而且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促进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实践反复证明,越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就越能激励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生产实践中,从而创造出更多可以共享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征途上,我们既要牢记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更要牢记人民群众是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不断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引领人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民生工作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可以说,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进步潮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更加自觉顺应世界进步潮流,更加有力推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更加主动地回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戴。

  从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看,党的事业越是发展就越要让成果惠及人民。我们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终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重视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党的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与人民共享革命、建设成果的历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和公私兼顾等经济政策,注意平衡和兼顾各阶层的利益。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把生存的最基本要素分给了农民。新中国成立后,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坚决反对脱离群众。正是始终不渝地为人民谋幸福,我们党才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方面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396元,是1978年的10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32元,是1978年的100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是1978年的155倍,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要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深广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新时代新阶段,必须把促进成果共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持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在提供均等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有新突破,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的形势,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供给的均等化程度,提高人民群众的享有能力、享有水平和享有质量。要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有新突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把改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面貌作为现阶段重要任务,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农村发展滞后局面,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有新突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发展越是向前,就越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发展越是取得巨大成就,就越要重视共享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才能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看,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就越要强化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确保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前,我国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正发生明显变化,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越是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就越要引导人民共建共享,不断通过共享引领共建、通过共建促进共享,从而凝聚起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在制定改革发展的政策上,要始终尊重群众意愿,确保各项决策符合人民利益,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在推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改革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改革发展的成果运用上,要始终让人民群众受益,体现成果共享。可以说,共建与共享相辅相成,没有共建就没有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要大力弘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坚持人人尽职、人人享有,让所有劳动者在推动发展中分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当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在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群体多样化的背景下,兼顾各方面利益、统筹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难度进一步加大,推动共建共享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越是面临这样的形势,就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尤其在解决金融风险防控、环境治理、脱贫攻坚、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等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进一步推进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赖扬恩(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福建日报

2019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