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无论是站起来、富起来,还是强起来都不是随随便便实现的,更不是凭空而降的,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促成的。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之特点。其实,时代的特点就是该时代社会物质基础的体现。每一代人的奋斗就是基于社会物质基础而进行的“合力前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共同完成的。这其中产生的目的需求则来源于因物质基础倒逼而产生的时代呼唤。

  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华民族饱受异族侵扰,本来巍巍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老大帝国不得不屈膝于因工业革命而“发家”的西方列强。这是由站变跪的近代屈辱史的开始。紧接着,不但是“跪”的问题,由于领土不断被蚕食造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形成,由于特权啃噬主权问题的日益严重造成了弱国无自主、弱国无外交局面的形成,这样,所谓的国家发展就变成了“匍匐前行”甚至是躺倒在地。国民在这样的国家环境中生活自然是苦不堪言。出路在何处?这是当时中国各路精英苦苦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想得最透彻:“三座大山”将人民压得喘不过气来。推翻“三座大山”,人民翻身得解放。这是基于当时社会现实作出的最正确的判断。历史唯物主义在判断中得以运用。阶级解放的实现必须要对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实现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向阶级的打破锁链与走向解放。这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说,“被压迫阶级的存在就是每一个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必然意味着新社会的建立”。因为想得最透彻,所以做得最彻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迎来了庶民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毛泽东在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站起来固然值得欣喜,但是站起来之后要防止重新“跪下去”或“躺下去”。危机不仅来自于外界,而且来自于自身。站起来的人即使有更为高远的目标,“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也就是说,解决温饱是历史活动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如何解决温饱、如何让人民富起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审时度势就是基于现实而作出判断。以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为代表的农民有土地承包的积极意愿,同时农村生产力也需要进一步得到解放,这样就要求对内改革。广东、福建等省份有吸引外资的优势,同时国内发展也需要利用外资,这样就要求对外开放。所以整个改革开放政策都是立足现实、扎根厚土的,而非“拍脑门”提出。这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中国人民因改革开放而富裕,但富裕之后能否过上优雅而有尊严的生活成了问题。毕竟,富裕不等于富强。富而不强则富裕难保,即使能保也是一时而非长久。这是一种现实逻辑。所以,如何在富裕的基础上使国家强大起来既是人民的迫切渴求也是现实的实在追问。要想强起来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首先,国内生产要满足人民的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强起来”是自身强起来,而不是在依赖外界力量方面强起来。针对这种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果断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真正在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而进行的适时改革。这种建立在对生产力发展状况把握基础上的生产关系调整构成了发展着的历史。正如列宁所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强起来”还表现于中国在世界上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在新时代,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得到广泛响应,还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得到广泛参与,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应用。这是基于对世界现实和中国现实充分把握而进行的现实实践。卢卡奇在其经典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到过:“在解释历史时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决定性差异的不是经济动因的首要性,而是总体观点,总体范畴,整体对于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基于世界发展的现实提出既服务于中国发展又服务于世界发展的战略正是唯物史观的整体性体现。

  作者:王翊民

2018年1月25日

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