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结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光辉历程中,最鲜亮的底色就是人民性。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这些伟大创造曾经凝聚成为一系列哲学命题,上升为中国人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血脉。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对这些古老的哲学命题进行新的理解和阐释,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精神要义,让古老的哲学命题焕发出时代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正是产生于广大无产阶级的“人民性”,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社会条件下对人民性的体现。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以人民性检视初心使命,时时不忘来时的路。同时,在伟大实践的进程中,人民性不断凝练、升华,变得愈加高尚、纯粹、和谐。

如果采用传统道家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说,“人民性”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大道,我们不但要“观其妙”,还要“观其徼”,也就是要给予深刻理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道法自然”的境界做到自然而然。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大道”高度进行消化理解,真正做到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永葆艰苦奋斗本色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性质相同,完全一致,具有同样的功能和目标。遥想我们党成立之初,全国只有50余名党员,要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任务艰巨,何其艰难。但是,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获得人民的真心支持,这就使得各种反动势力、侵略者的原形,在历史和人民面前暴露无遗。经过28年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在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上,党和人民永远心连着心,手牵着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历史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面对人民,我们党始终不骄不躁,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继续艰苦奋斗。我们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

从中华哲学概念的视角考察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我们自然会想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苟日新,日日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等诸多命题。

人民性是党性之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经常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是相通的。中国人民的传统智慧,依然发挥着鼓舞后人、警示后人的积极作用。《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共产党的“本”在哪里?《共产党宣言》鲜明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在。中国共产党从打天下到成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没有忘记自己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是党的“本”,“人民性”是“党性”的“根”。

这就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立而道生”。就是说,治国理政的根本确立了、牢固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就产生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才会产生这些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理论。这些伟大理论无不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地讲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他的这种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党性最纯粹、最集中的体现,其中也凝聚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公至上至大理念的极大升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历史纵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遵循。

2022-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萌(山东大学文学院)